NASA有史以來第一次看到超新星閃光
一個國際小組的天文學家,使用獵補行星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telescope),觀察到兩個巨恆星爆炸。
當場被捕
科學家終於在可見光波觀察到所謂的超新星”爆炸衝擊波(shock breakout)”。爆炸衝擊波是發生在垂死恆星的膨脹爆炸波在最後粉碎外層的那一瞬間,在宇宙舞台上演出。
超新星的這些新發現,代表了諺語所說的大海裡撈針。一個國際小組的天文學家分析了3年的有價值數據,這些數據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所捕獲的照片,從分散在500個遙遠星系的50多兆顆恆星,以每30分鐘拍攝一次。
那是一大堆恆星,但終究有了很大的回饋。
觀察的里程碑
圖表列出兩個超新星之一,名為KSN 2011d的亮度曲線。強度(星等)是用於太陽亮度的等級分類。插圖顯示,爆炸衝擊波的瞬間突波,只維持大約20分鐘的時間。NASA Ames/W. Stenzel
天文學家最後發現兩個超新星爆炸,兩個超大紅巨星;類似於在我們銀河系的參宿四(Betelgeuse)或心宿二(Antares)。
第一顆爆炸的恆星KSN 2011a,幾乎是太陽大小的300倍,位在距離7億多光年的一個星系。第二顆是KSN 2011d,大約是太陽大小的500倍,距離超過12億光年。
研究小組的一員、印地安那州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天文物理系教授Peter Garnavich解釋:”考量它們大小的對應關係,地球軌道之於太陽,是很適合在這些龐大恆星之間。”
這項發現被譽為是天文觀測的里程碑,因為這類的爆炸衝擊波超新星,名為Type II或”核心崩塌”超新星,僅維持約20分鐘。光信號與數學預測非常一致,雖然較小的爆炸缺乏較大爆炸的爆炸衝擊波,或許是因為較小的恆星是被隱藏在一個繭狀的空氣裡。
研究小組希望使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獵捕在其他星系更遙遠的超新星,並且學到更多關於這些迷人的宇宙現象。
來源: Futur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