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巨大的冕洞在太陽的底部: 沒有人知道原因
NASA最近拍攝的照片顯示太陽火熱的表面上出現了巨大黑色的洞。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這現象(稱作為冕洞)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台的科學家寫說“2015年太陽一開始就出現巨大的冕洞在南極的位址” 。
目前科學對冕洞的理解是有粒子快速的離開太陽的表面,以每小時500英里(每小時800公里)所造成。沒有人知道的是它為什麼會發生。
太陽會發亮因為這些困住的粒子。冕洞 “有比較少的太陽粒子及溫度,所以看起來比較黑。”
這現象的第一張照片是由NASA太空人在1970年照的。 太陽冕洞的可見度在5年或更多年以上,大小都不一樣。
科學家推測從這些冕洞出來的太陽粒子高速風可以對地球造成地磁暴和極光。
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在去年拍攝一系列很壯觀太陽照片時發現了上一個冕洞。然後SDO的照片與NASA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的太陽X射線輻射照片結合。
在10月2014年(就在萬聖節之前)NASA照了一張看起來像傑克南瓜燈的太陽照片。
太陽表面的風暴和耀斑讓它從地球看起來像是一個被刻過的南瓜。
更多冕洞的解說影片:
想要收看更多有趣的科學新聞嗎? 快加入讚新聞!
來源: RT
Hssszn讚新聞著作權聲明:本網站所有內容由自家編輯選寫,並非內容農場複製貼上,所有文章之文字、非經授權,不得轉載。